查看原文
其他

张杰鹏团队利用三维门控型孔道实现二甲苯异构体的高选择性、高吸附量和快速吸附分离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 2022-07-28

二甲苯异构体包括对二甲苯(pX)、间二甲苯(mX)和邻二甲苯(oX)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以混合物形式存在,目前主要通过吸附分离获得合格产品。但是,用于二甲苯吸附分离的吸附剂存在选择性与吸附量之间的权衡问题,即较高的选择性往往意味着较低的吸附量。而且,二甲苯分子尺寸大,高选择性的吸附剂往往表现出很低的吸附速率。
中山大学张杰鹏教授课题组基于门控柔性概念(JACS, 2008, 130, 6010)尝试解决上述问题。最近,他们构筑了一例具有超小孔道和较大孔洞率的新型多孔材料MAF-89,实现了室温下超高pX选择性、高pX吸附量和超高pX吸附速率。与其他具有较大一维孔道的类似结构不同,MAF-89中的配体有独特的排列,改变了孔道的联通性,形成了三维孔道,同时还使孔窗尺寸缩小至4.2×4.2 Å2(图1a)。该三维孔道和经典的MFI型沸石ZSM-5的孔道有些相似(图1 b,c),但孔窗明显更小(显著小于二甲苯),可能带来更高的动力学分离选择性。

图1 (a) MAF-89的晶体结构;(b) MAF-89和(c) ZSM-5的孔道拓扑。
静态液相吸附实验显示,MAF-89在单组分pXmXoX的吸附中,吸附平衡时间分别约为20180300 min,吸附量分别为2.001.751.50 mmol g–1。在等摩尔比的混合pX/mXpX/oXpX/mX/oX中,MAF-89pX的选择性分别为1922146(图2a)。综合选择性、吸附量和吸附速率,MAF-89是目前二甲苯分离中,对pX最有效的吸附剂之一。并且,MAF-89pX的选择性在连续10轮的吸附-脱附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图2b)。

图2 (a) MAF-89的pX选择性与(b)循环稳定性;(c) DSC实测和DFT计算的二甲苯吸附焓;(d)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均方根位移曲线和(e) 三种二甲苯客体分子在同一时间尺度上的扩散轨迹。

X射线单晶衍射和计算机模拟表明,二甲苯吸附引起的框架形变所产生的热效应,也就是说热力学控制的柔性对分离的贡献很小。超高pX选择性主要是由动力学机理导致的,可归结于超小孔窗对客体扩散的门控效应(图2 c,d)。另外,材料中的三维孔道和较高的孔隙率可能提高了超小孔窗的柔性,即降低了门控能垒,从而有利于pX的快速吸附。这些结果表明,门控效应可能是解决分离过程中选择性和吸附量权衡问题的有效策略。
该成果以“A gating ultra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howing high adsorption selectivity, capacity and rate for xylene separation”为题,最新在线发表于Science China Chemistry上(doi: 10.1007/s11426-022-1304-1)。

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全文


【扩展阅读】

具有高价氧化态的超薄二维Ni–MOF高性能电催化剂用于苯甲醇氧化反应

武汉大学邓鹤翔团队:有机路易斯酸催化的COF合成

南开大学张振杰课题组:熔融聚合制备高性能乙烯基共价有机框架多孔海绵

华南理工大学沈葵课题组:可控合成MOF衍生多壳层中空Co/CoP@NC纳米片阵列用于全pH下的析氢反应

赵斌课题组选用MOFs材料在无助催化剂条件下高效促进CO2转化

曹荣和黄远标研究员通过设计导电酞菁镍MOF实现了高效电催化CO2还原

华南理工大学李映伟课题组:超细金属纳米颗粒在MOF表层的选择性封装提升金属利用率及其催化活性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扬州大学徐强教授团队专论:“准MOF”和限域金属纳米颗粒间的协同催化

南师大周小四课题组综述:COF在碱金属离子电池领域中的机遇与挑战

南开大学刘永胜课题组:可溶液处理的类COF二维聚合物光电材料合成及应用

陈龙课题组:供体-受体型二维共价有机框架用于高效非均相光催化α-氧胺化反应




通讯作者简介

张杰鹏,现任职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功能研究。曾任美国化学会Cryst. Growth Des.期刊专题编辑,现任Sci. Bull.副主编。


何纯挺,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2016年分别获中山大学理学学士和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导师:陈小明院士)。主要研究兴趣:分子基多孔材料及能源催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